查看原文
其他

2022金赛儿童生长发育集智峰会回顾

真是个苏呆子 苏想所
2024-09-21

   戳蓝字“苏想所”关注呆子哦

苏想所 (ID: suthinkso
文字 | 苏呆子
图片 | 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分享,留言交流,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共计14800字,建议阅读时间30分钟


最近呆子花了不少时间观看2022第六届金赛儿童生长发育集智峰会的系列视频,在了解生长激素最新研发进展的同时深度贴近并感受前沿的儿科医学,对于跟踪学习长春高新意义重大,因此决定把相关内容整理出来。

由于相关公众号@典视成金 需要内部员工邮箱/手机或医生资质才可注册,因此视频获取极不容易,在此要特别感谢某球@闻道行远 兄的无私分享。

本届集智峰会的主题为“集智·童行·创未来”,会议集结了国内外近30位儿科领域顶尖专家,历时两周为期8天,围绕儿科七大领域,聚焦国内外诊疗学术前沿,荟萃顶尖专家临床经验而开启的云端盛大学术会议。

在本届历时8天的会议中,围绕金磊博士提出的重点领域开设了:开幕、矮小诊疗、新生儿/罕见病、中医儿科、儿童肾科、性发育、功能代谢、营养肥胖等8个主题专场29个学术话题的盛宴。

儿科领域著名专家罗小平、赵正言、余建、张爱华、李嫔、巩纯秀、向伟、傅君芬共8位教授作为各专场会议主席,分别邀请了国内外顶尖权威专家,聚焦各领域最新临床诊疗及研究进展开展了充分的学术研讨与沟通。

接下来呆子就各个专场的内容分别做一下梳理。


#1.开幕式


可能难以想象,峰会上对于长春高新投资者来说最重要的居然就是第一部分——开幕式,开幕式主要分为金赛的布局与未来、中国儿童生长激素使用情况、长效生长激素进展三大块内容。为了方便梳理,呆子又将第一部分金赛的布局与未来一分为四。

1)金赛的最新情况

在开幕式中,金磊博士首先提到了“挑战和机会并存”——疫情使儿科门诊量下降,但生长发育类疾病患儿激增。在产品方面重磅推出了今年暑期金赛增电子笔即将上市的消息(根据6月13号电话会议,金赛增电子笔较短水电子笔会有所升级,售价依然在700元左右但一般会随套餐附赠)。

同时,金赛药业将持续推进长效生长激素研究,金赛增 ISS/SGA/TS适应症2期临床结果发布,给临床应用提供更多循证证据;国际上对PEG化长效药物的安全性从怀疑到认可的态度转变,以及PEG导致的空泡化安全可控;注册临床试验结果汇总分析金赛增高血糖相关不良反应有低于短效的倾向;金赛将不断提升生长激素用药体验,包括新一代超长效水剂和非注射方式,如PEG化生长激素偶联技术平台(一月用药一次)、微针、iMRNA、口服Rani机器人递药等。

除了生长激素外,金赛也在多个领域取得进展。其中,围绕性早熟诊疗全流程打造系列产品第二代骨龄仪;围绕性发育迟缓打造重组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系列产品(促卵泡素目前还是不方便的粉针,金赛接下来会做水剂和注射笔);儿童体重管理推出了赛必健减重食品体系,目前市场缺乏相关药品故主要靠食品治疗,未来金赛将投入研发和BD的创新药物方向涵盖各种分型的遗传性肥胖。

后生长激素时代,金赛计划在未来进行战略转型,打造多个全球领先的研发技术平台,致力成为儿童和女性健康领域全球领先的制药企业,战略上依然会优先儿童健康特别是儿童内分泌领域。

2)研发展望

1.研发团队持续扩大,已经从去年大约700+人扩充到目前的2000余人,未来几年计划逐步扩大到5000人规模;

2.研发投入持续增加,2021年接近10亿,研发投入同比增长85%,未来金赛计划以突破销售收入15%的比例持续增加研发投入;

3.研发形式上将从单一生物制品向多产品领域转变,围绕疾病建立创新药物、特医营养、益生菌、诊断筛查、器械干预以及数字化手段等完整的诊疗生态;

4.研发组织上,形成药物研究院和数字医疗研究院两大体系,近期占地40万平米的金赛上海张江创新研发中心即将奠基动工。

3)研发技术平台

为了助力企业研发,金赛重点打造一批新技术研发平台,助力解决”卡脖子“医学难题,主要有:

1.肠道微生态平台(不只是普通益生菌,主要是药物特别是活菌药物。底层打造了超级供体,FMT菌株培养,测序,制剂冻干等通过微生物来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包括营养配方,供体筛选,菌株分离培养,特医配方平台,无菌鼠平台,菌株生产平台,营养成分研发平台,粪菌胶囊制备平台,菌株&代谢物检测平台。预计23-24年可见活菌药品申报临床。)

2.AI算法平台(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用于辅助药品设计和诊断器械研发。这是与传统医药企业主要区别。包括辅助诊断算法研究,智能传感器相关算法,语言评估系统,体质检测—体机,骨龄检测一体机等。)

3.多组学研发平台(包括生长迟缓的遗传学,数据库,表型组学研究等。)

4.长效化平台(包括PEG化,微球,多天贴剂,逸达长效化,CPT融合蛋白等。这是呆子个人认为非常重要的平台,有助于打造出使用体验更好的产品队列,比如超长效生长激素、长效GnRha、长效FSH、长效睾酮、长效hcg等。)

5.微针与口服平台(主要产品有微针生长激素、促生长激素释放肽、GLP-1、雌激素贴片等,收购了一家三个归国博士的微针创业公司)

6.器械平台(POCT检测系统,化学发光检测系统,尿液分析系统,无创神经调控设备,神经康复机器人等)

7.mRNA平台(主要针对生长迟缓和糖尿病,尝试通过胰腺细胞再生治愈糖尿病,收购了一家黏膜递送平台)

8.细胞免疫治疗平台(主要针对肥胖和糖尿病)

9.合成生物学平台(主要用于新生儿营养补充如HMO母乳低聚糖,该领域长期进口,金赛合作的金蓓高会争做国内第一家)

10.双抗与多抗平台(用于肿瘤和甲状腺疾病,如促甲状腺激素GS-TSH-012和GS-TSH-022)

4)布局领域

有了这些研发技术平台,金赛便可以在以下四大类领域中全面布局。(该部分参考了某球@多利庄园 的补充内容,特此感谢!)

第一大类:儿童健康

金赛药业未来5年将致力于儿童生长发育全面健康,目前在包括生长迟缓、性发育、超重肥胖、儿童体态、儿童糖尿病、儿童精神、儿童呼吸等十多个领域已经布局20多个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分子,通过一系列技术平台的搭建和产品的开发,携手儿科临床专家提供全面健康方案,希望能够在预防和早期筛查、诊断与分型确认、康复与患者管理、治疗与效果评估等方面,为中国儿童提供一个完整的生长发育健康管意愿度理平台。相关领域如下:

1.生长迟缓(包括新一代超长效生长激素,生长激素微针,mRNA生长激素探索,RANI口服生长激素,口服GHSR1a激动剂(GS3-007a口服液已申请临床),重组IGF-1,二代骨龄仪)

2.性发育(包括性早熟和性发育迟缓,性早熟:中枢性早熟有曲普瑞林微球一月长效制剂,三期临床招募完成;引进逸达生物的亮丙瑞林乳剂,6月长效制剂中枢性早熟将参加全球多中心国内临床部分;性发育迟缓:重组促性腺激素包括重组促卵泡激素和重组人促绒毛腺素;性激素:性激素快检,手持超声,长效睾酮(DHT),雌激素贴片,双氢睾酮凝胶)

3.超重肥胖(营养品:赛必健系例,功能产品/器械:饱腹感水凝胶,引进胃部球囊,微生态:活菌减肥药物,FMT胶囊,药物:GLP1,GS-OB-035,GS-OB-065,引进或自研6个遗传性基因肥胖药物)

4.儿童体态(如脊柱侧弯、体态异常、干预近视矫正等)

5.儿童糖尿病(GS-DM-041,GS-DM-052,mRNA平台的儿童1型糖尿病,尝试通过胰腺细胞再生治疗)

6.儿童神经和言语异常(自闭症,多动症药物,认知训练,营养补充剂,言语软件,运动辅具,益生菌食物疗法)

7.儿童肾病和免疫性疾病(金生安肾病营养品系)

8.新生儿(包括出生缺陷与早产儿,收购沃维新生儿脑电测量系统,和合成生物学的母乳低聚糖系列产品)

9.儿童呼吸(儿童呼吸道感染精准治疗)

10.儿童消化(聚焦肠道菌群对儿童消化系统的改善)

11.儿童过敏(包括过敏源和过敏性疾病,收购椿安生物现有分子耦联技术平台,开发符合战略发展的新产品,使企业快速进入骨关节疾病和皮肤科领域)

12.内分泌其它药物(肾上腺药物GS-Adrenal-011、GS-Adrenal-021、GS-Adrenal-031,甲状腺药物GS-TSH-012和GS-TSH-022,高胰岛素血症GS-CHI-009和GS-CHI-019,钙磷代谢性疾病GS-CP-053和GS-CP-056)

13.儿童罕见病(生长激素治疗小胖威利综合征的一系列临床研究,也针对生长激素治疗软骨发育不全、特纳综合征、Sliver-Russell综合征等,金纳单抗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sJIA)适应症在二期临床,ATCH受体药物治疗库欣综合症。)

目前政策方面(包括医保目录调整)已出台儿童药品和孤儿药(罕见病药)开发相关鼓励政策,少生优生环境下,未来多领域布局儿童药品的自费用药意愿度更高,该领域未来可期。

第二大类:女性健康

1.辅助生殖(降调节药物,曲普瑞林,亮丙瑞林,西曲瑞克上市审评中;促排卵药物,促卵泡素金赛布局包括已上市粉针,带注射笔水针等效性临床完成待申报上市,重组人促卵泡激素-CTP融合蛋白(FSH-CTP)注射液,二期临床招募完成,三期临床准备中;诱发排卵药物,注射用重组人绒促性素临床前研究,并研发长效剂型;黄体支持物,水溶性黄体酮注射液,子公司金派格一期临床中)

2.女性内分泌及更年期用药(口服EG017中老年女性尿失禁,中老年期女性干眼症二期临床中,EG017软膏已申请IND;金赛074,更年期潮热症预计明年IND;子宫内膜异位,子宫肌瘤内异症,替勃龙片剂、地屈孕酮片剂、地诺孕素片剂、雌二醇复合片剂等)

3.女性医美产品(针对超重肥胖,黄褐斑,去眼袋,除皱紧致,抗衰老等)

女性健康赛道相对优质且蓝海,特别是体重管理、医美尤其是抗衰老等,基本上都是未来女性群体自费消费的开支大头。

第三大类:精神神经

金赛的战略基本围绕着一老一中一少,而在一老之中,神经退行性疾病是其重点,目前产品队列有:

新源长青阿尔茨海默病脑脊液诊断试剂盒,外周血阿尔茨海默病诊断试剂盒、金赛药业将利斯的明透皮贴剂单日贴、多日贴两款产品纳入其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产品管线。精神分裂症、MSA、帕金森等。

目前看主要是采取引进的方式,自研管线尚无确切消息,但未来老年化确是一个极大的市场,从iFind上金赛和长高的招聘信息来看,目前已经在多地筹备导入团队,主要针对阿尔茨海默症患者。

第四大类:肿瘤及免疫

目前肿瘤管线上主要依托上海赛增医疗,目前项目已有10余个,其中有6个项目在临床试验阶段。

其中金妥利株单抗和金纳单抗实现了国内与FDA双申报,金赛未来将在基于mRNA、多功能抗体等新技术的全链条研发能力的布局。

金妥昔单抗晚期胃癌三期临床招募中、肺癌、从逸达引进的亮丙瑞林乳剂前列腺癌三期临床、乳腺癌、金妥利株单抗血液恶性肿瘤一期临床、金妥昔单抗非小细胞肺癌一期临床招募完成,金纳单抗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二期临床招募完成。

肿瘤类是一个大红海市场,未来竞争注定比儿科女性健康大,且进医保或集采是大概率事件,未来金赛应该会寻找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出路。

5)《中国儿童生长激素使用情况研究》

2021年,安永发布了《中国儿童生长激素使用情况研究》白皮书,在会议中安永合伙人宿骅先生表示:“儿科用药有其独特性,其中依从性是儿科用药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制药企业需要从这个方面入手,通过开发更好的给药方式和更长的缓释剂型,来有效提升儿童用药的效果。”    

根据调查,总用药时长不变的情况下,月漏两针会导致增高效果减半。通过使用短效生长激素的患者依从性分析,22%的患儿使用短效生长激素漏针严重,每月漏针至少4次,78%患儿虽然依从性相对较好,但也无法完全避免漏针。通过不同级别城市的患者依从性分析,在社会节奏越快、工作生活越繁忙的地区,漏针的现象可能更为严重与普遍。

当前,我国短效生长激素使用存在明显的漏针问题,依从性不佳,仅有52%的患儿家长意识到生长激素有不同的剂型选择且普遍认知不深。而长效生长激素可以彻底杜绝漏针,从根本上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一旦家长了解其优势后使用意愿普遍较高,认知是目前使用的主要障碍。

6)长效生长激素进展及安全性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名誉组长罗小平教授进行了题为《全球长效生长激素最新研究进展及安全性问题思考》的演讲,围绕长效生长激素的核心问题——疗效与安全性进行了阐述。

针对PEG化长效生长激素,罗小平教授指出:“越来越多研究表明PEG的空泡化呈剂量依赖,FDA的接受度越来越高,PEG空泡化风险可控。PEG偶联药物代谢的相关研究也逐渐明朗,研究发现金赛增®临床给药剂量的4.9倍用量在食蟹猴中没有产生PEG相关的空泡,以NOAEL为标准,金赛增®安全窗为临床剂量的120.5倍”。

最后,罗小平教授针对长效生长激素进行了总结:长效生长激素成为全球研发主流,已上市/在研的长效生长激素均表现出较为良好的年化HV和安全性;实现长效的机制多样,长效生长激素面临新挑战,如抗药物抗体的产生、预期外不良反应、lGF-1相关代谢性问题等,需要深入理解,并在临床应用过程中长期监测;长效生长激素在上市后仍面临诸多问题,依托CSPEM Growth生长发育研究数据库可以积累更多的真实世界病例,为长效生长激素的临床实践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金赛长效激素作为全球第一支长效生长激素,自2014年上市以来已经累计超7万名中国患儿从中获益。与此同时,全球多家企业也紧随其后,共同布局长效生长激素的研发,目前主流的长效技术有:微球缓释首个长效缓释rhGH于99年在美国获批,但因效果不佳于2004年退巿)、PEG化学修饰、非共价白蛋白结合、融合蛋白。由于相关内容比较复杂,呆子可能会在之后系统整理一篇关于上市/在研的长短效生长激素产品的分类及对比。


#2.矮小诊疗


矮小诊疗是目前儿童内分泌以及金赛相关性最高的部分,呆子个人推荐重点关注,至于后面其他专场的内容可以选择性跳过。 

1)ISS和赛增水剂

国外统计资料显示60%~80%矮小患儿属于ISS(Idiopathic short stature,俗称特发性矮小),ISS为儿童矮小最长常见的类型,通常身高<-2SD(SD:标准差)。

ISS可能的致病机制有GH/IGF-1轴相关基因的突变(GHR,GH1等)、GH信号途径遗传缺陷、骨骼发育不良:旁分泌可能影响软骨细胞外基质成分、软骨中的转录因子缺陷等。临床上可以将ISS分为家族性矮小(FSS)和非家族性矮小(NFSS),部分ISS患者可能伴有体质性青春期延迟(CDGP)和骨骼发育不良。

在ISS患儿的诊断流程通常要使用排他性诊断和家族谱实验,部分患者需要进一步进行基因检测(部分已明确的基因有:SHOX基因、FGFR3基因、NPR2基因、ACAN基因),遗传学检测技术进一步丰富了矮小相关基因的检测。

对于特发性矮小的儿童,生长激素是目前认为最有效的治疗方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的傅君芬教授带来了全球样本量最大的GH治疗ISS临床研究——ISS赛增水剂治疗特发性矮小的Ⅲ期临床实验结果,且该实验结果于Frontiers发表,研究结果显示:△Ht SDS平均改善1.04SD,生长速率平均改善5.17cm/y,达到10.18cm/y,治疗组比不治疗平均一年多长4cm。一周一次长效金赛增治疗ISS同样显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为患者和临床用药提供更多选择。进入青春期后,除rhGH治疗,ISS患者可结合临床实际谨慎尝试与其他药物联合治疗。

2)IGF-1在矮小儿童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

IGF-1(类胰岛素一号生长因子)是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重要调控因素,也是是矮小儿童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生物标志物。

德国慕尼黑大学医院内分泌检验中心主任Martin Bidlingmaier教授表示:GH促生长作用主要通过IGF-1起作用,但必须注意的是,有多种因素影响IGF-1的水平,例如年龄,性发育状况,营养状况,口服雌激素等。

而IGF-1检测试剂盒和实验室的操作规范也会带来不同的检测结果。临床使用需要标准区间的帮助,而标准值的制定必须绑定检测方法和人群种族。

国外科学家很早就开始期待长效生长激素这类长效制剂,不仅更方便还可以提高对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但使用长效制剂必须改变IGF-1作为生物标志物的使用方法,这是因为长效生长激素有着不同的药代动力学以及药效动力学,在金赛增的相关实验中显示,长效制剂对模拟生长激素分泌的自然特征以及使用IGF-1作为生物标志物存在影响,且短水和长水的IGF-1总暴露量情况非常相似但还是存在激素指标波动率不同。

最后他得出结论:长效生长激素时代对IGF-1的解读带来了新的挑战,应该对采样时间点进行规范化,注射后第2天采样可反映IGF-1峰值,注射后4-5天可反映IGF-1均值。

3)身材矮小相关基因的最新进展

生长激素的作用原理其实并不复杂: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hGH进入肝脏,然后产生生长因子IGF-1,并作用于生长板。在生长板中,IGF-1与酸不稳定亚基中的IGF结合蛋白结合形成复合体,在生长板下方软骨细胞通过分化产生促性腺激素,促进新骨生长。‍

当然,在人体中存在着数千个基因可能影响身高,利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挖掘数据寻找参与生长的通路,除了生长激素和IGF信号传导通路外还有其他集中在生长板的通路,如胶原蛋白/胞外基质、TGF信号传导、BMP hedgehog信号传导、FGF信号传导等等。
美国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儿童内分泌科主任,矮身材遗传学专家Andrew Dauber教授表示:当我们评估矮身材儿童的遗传身高时,需要思考是许多基因产生的微小影响还是一些单基因突变对身高产生的重大影响。

特发性矮小未来将被细分为许多新的诊断,有一些新发现的基因(有某些单一的基因变异甚至还可以使身高增加约2厘米),如PAPPA2影响IGF-1的生物利用度,并影响生长激素和IGF信号通路

这是呆子个人觉得很有意义的一个实验:蛋白酶PAPPA-2是一种能专门裂解IGF结合蛋白3和5,负责从复合物中释放游离IGF-1的蛋白酶。实验发现它不是调节总IGF水平而是调节IGF生物利用度,例如特殊致病基因SCT2实际上就是PAPPA-2的抑制剂。该实验假设:也许青春期生长迅速的原因是在清除器有更多的PAPPA-2,导致游离IGF-1的生物利用度更高,但实际上,PAPPA-2的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并不是在青春期达到峰值,游离IGF-1与总IGF-1的比值也是如此,这个比值是IGF生物利用度的一个标志。

各种激素标志物和PAPPA-2之间呈现的相关性,相比IGF总水平应更关注完整IGF结合蛋白水平,两者都是生长激素依赖性因子但与具有生物活性的游离IGF-1相关性较小,而游离IGF-1水平和IGF总水平是IGF生物利用度的一个标志,IGFBP3更高就有越多完整的结合蛋白,从而导致游离IGF-1更少。因此如果血液中含有PAPPA-2,它将裂解IGF结合蛋白,PAPPA-2越多,IGF生物利用度越高,因此不仅是单基因突变导致IGF生物利用度严重紊乱,从群体角度也可以看到PAPPA-2和IGF生物利用度之间的相关性

另外还有ACAN基因(聚集蛋白聚糖功能缺失突变,聚集蛋白聚糖是一种蛋白多糖存在于软骨的细胞外基质中,位于生长板和关节表面),NPR2基因(NPR2基因突变导致2%的ISS病例,使用伏索利肽治疗)等,这些基因都对儿童身高产生重大的影响。

4)特纳综合征和金赛增

Turner综合征(TS)又称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是由于全部或者部分体细胞中1条X染色体完全或部分缺失所致。TS是最常见的人类染色体异常疾病之一,也是唯一的人类出生后能存活的完全单体疾病。自发流产中 10%为本病,而活产女婴中的发病率为1∶2000~1∶2500。

巩纯秀教授在会议上带来了由其牵头的全国多中心研究——全球目前首个长效GH治疗Turner综合征患儿的注册临床研究结果,研究纳入了180例Turner综合征儿童,以1:1:1的比例随机分为高剂量组(0.2mg/kg.w,每周一次)和低剂量组(0.1mg/kg.w,每周一次)和阴性对照组。

研究结果显示,0.1mg/kg.w组和0.2mg/kg.w组均能有效提高HT SDS和HV。高剂量组有更显著的改善,HV分别为6.2738 cm/y和8.0153 cm/y,且不会造成骨龄提前。

Turner综合征患者对每周一次的PEG-rhGH注射液的耐受性普遍良好,高剂量组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包括糖代谢、脂代谢、甲状腺功能指标)。共有11例(6.2%)受试者发生了11例次与研究药物有关的TEAE,严重程度均为轻度。同时,巩教授同时也表示,PEG-rhGH注射液给Turner综合征儿童带来了更加有效、及时、便利的治疗选择,后续还将继续对患者进行监测。


#3.新生儿&罕见病


1)中国新生儿基因组计划

复旦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周文浩教授指出新生儿科是罕见病的主战场,80%罕见病见于儿童期并且测序年龄越早,越利于预后。

周教授介绍了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最新的“24小时极速全基因组测序”方案,从早期的团队建设到高通量测序数据分析流程的优化、整合新生儿临床表型的基因优选算法,技术不断迭代优化并紧密结合临床,争分夺秒,快、准、稳的创造性的实现了24小时以内的新生儿全基因组测序和分析。

周教授提出,基于该项工作进行了新生儿脑病、惊厥、PWS队列研究,通过中国新生儿基因组计划实现了NICU罕见病全景图的构建。将来通过新生儿全基因组计划有望实现AI+精准/个体化的医疗决策和早发性疾病的成功救治等众多临床愿景。

2)46,XX CAH抚养与远期后果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李嫔教授通过2个实际病例表达了对女性CAH呈现男性化表型后,抚养性别的思考。

染色体核型、外生殖器男性化程度、产前雌激素暴露程度、患者的意愿、父母的意愿、社会文化背景、大脑性别等都是抚养性别需要考虑的因素。李嫔教授指出目前不推荐将严重男性化的46,XX CAH患者的性别界定为男性,但是显而易见,男性性别也不是不可以选择。而对于外生殖器表型完全男性化的46,XX CAH患者是否选择男性还是女性,值得深入探讨。

3)特纳综合征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刘丽教授解读了最新的特纳综合征中国专家共识(2022),该共识由妇产科专家执笔,特别强调了TS患儿生育力保护的重点工作应在儿童期,因为大约90%的TS女性的卵巢储备会在成年前耗尽。

TS患儿临床表征多样,染色体核型检测和临床症状体征相结合方能确诊。TS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患者成人身高、诱导性发育及维持第二性征同时提高患者骨密度并防治各种并发症。其中,促生长治疗使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并联合用药(通常使用蛋白同化类固醇制剂,不太推荐雌激素)治疗,而诱导第二性征治疗采用性激素补充治疗

刘教授建议所有患有TS的女性尽早进行卵巢储备和生育力保护相关的咨询,决定最佳的个性化生育保护策略(如卵巢组织冻存、自然妊娠、赠卵辅助生殖技术等),备孕的TS患者必须在孕前及孕期前进行充分的监护,其妊娠风险会增加,TS患者并发症累及多系统,需要进行围妊娠期管理、长期随访和MDT诊疗。


#4.中医儿科


实话说,由于呆子个人对传统医学的看法(或说是偏见也行)和对循证医学的推崇,因此呆子并没有观看中医儿科专场的视频,仅在@儿童生长发育学苑 公众号中查看了该场专场的文字记录。

该专场主要针对儿童生长发育领域中西医结合诊疗新思路,三位专家分别提出了:

1)当患者病情进展为中枢性性早熟时,除了使用中药干预外,还需要判断是否需使用GnRHa干预治疗。

2)在诊断为GHD儿童中,规范生长激素激发试验,明确生长迟缓原因,才能正确评估,进行规范干预。

3)胰岛素抵抗与中央奖赏效应成为儿童肥胖机制的新视角,儿童肥胖首选生活与饮食干预,药食同源类食品可成为首选干预方案。

整体感受下来还算是不出格的“合理”发言,就不过多作评论吧。


#5.儿童肾科


1)金赛生长激素治疗CKD三期临床第一阶段结果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徐虹教授指出,儿童CKD患者生长障碍患病率高达40%,并且儿童CKD生长发育状况与疾病预后密切相关。1993年FDA批准了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CKD儿童生长障碍

本次会议徐教授分享复旦大学儿科医院牵头的国内rhGH治疗CKD生长障碍疗效和安全性3期临床试验第一阶段研究结果,这个实验呆子个人认为对理解生长激素治疗很有意义。

试验结果表明了rhGH治疗的有效性:①rhGH治疗52周,rhGH 0.5mg/kg/d试验组主要疗效终点HtSDS平均改善0.75SD,显著优于对照组;②治疗52周,rhGH 0.5mg/kg/d 试验组次要疗效终点△GV(年生长速率) 7.0cm/y,显著优于对照组;③rhGH治疗后在次要疗效终点BA/CA变化骨成熟情况(骨龄/实际年龄)方面,试验组较基线出现了显著的骨龄进展(P=0.004),可使骨龄适度进展,使骨龄更接近实际年龄,与对照组相比并未观察到骨龄提前;④rhGH治疗后在次要疗效终点IGF-1 SDS变化、lGF-1/IGFBP-3摩尔比变化、HT变化均较基线升高而对照组无变化;⑤rhGH注射液在52周治疗期间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

2)自身免疫性足细胞专病队列的平台建设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毛建华教授带来了关于自身免疫性足细胞病前沿进展,详细介绍了自身免疫性足细胞病-儿童专病队列平台的建设,毛教授表示:“95%以上INS是自身免疫性足细胞病,其发病机制不明,以往从未在INS患者体内找到过特异性自身抗体(可能与MCD患儿肾小球局部无明显免疫复合物沉积有关);INS患儿血清可能存在自身免疫性足细胞抗体,对早期诊断、发病机制及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INS→SRNS→CNIs-R-SRNS→Multi-R SRNS。技术创新上,体外培养足细胞匀浆与INS患儿血浆或纯化lgG共同孵育,并进行蛋白组学分析,解决儿童肾穿组织量不足的难题。

3)慢性肾病儿童营养与展望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仇丽茹教授表示,“儿童慢性肾脏病 (CKD)的营养管理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和实践差异较大的领域,即使在三级儿科肾脏病中心,也常常缺乏专业的营养管理。因此,如何正确评估CKD患儿营养状况,并指导CKD患儿合理饮食、纠正其营养失衡,对延缓患儿的肾脏病变、改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儿童不同于成人,还应考虑其生长发育的需求,合理的摄入蛋白质和能量。”


#6.性发育


1)性早熟的辅助检查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董治亚教授指出:中枢性性早熟CPP的辅助检查需结合临床症状及体征进行综合判断;促性腺激素LH>0.2IU/L对筛查中枢性性早熟有一定的意义,国内现阶段GnRH激发试验是诊断CPP的金标准,GnRHa激发试验结合24小时性激素雌二醇E2的水平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所有男孩及6岁以下女孩CPP需行垂体磁共振MRI,但6-8岁女孩仍有仍有一定比例垂体MRI导常;特发性CPP需鉴别MRNK3基因缺陷(家族史问三代);尿促性腺激素水平作为CPP筛查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存在截断值的确定、方法等问题;其他筛查指标如AMH、抑制素B等需要更大量的数据确认。

2)中枢性性早熟的诊疗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李燕虹教授指出:“LH基础值可作为筛查性腺轴HPGA启动的一项检测指标,国内外已经有专家进行LH基础值用于诊断CPP的切割值的研究。2019年欧洲GnRHa儿童应用共识也指出,GnRHa药物不在按照体重计算剂量,按照每28天3.75mg剂量。

但GnRHa治疗过程中会出现生长速度过度减速的情况,甚至会出现终身高减损的可能,国内专家通常3-6个月监测生长速率,每半年拍骨龄预测成年身高,根据生长速率减速至5cm/年或预测成年身高低于遗传靶身高,来确定联合生长激素的时机。当CPP儿童使用GnRHa联合rhGH治疗时,可显著改善成年身高,但要定期监测IGF-1水平来评价用药剂量,进入青春期儿童IGF-1水平按照骨龄评估更符合性发育的状态。”

3)性发育异常患儿身高生长模式及影响因素分析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的李嫔教授指出:性发育异常DSD儿童的生长受到性激素、性染色体和基因变异等因素的影响,成年身高会有不同程度的偏离。5α-还原酶缺乏症及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儿童的身高标准差、体重标准差、BMI与正常儿童相比,均在正常范围内。混合性腺发育不良(45,X/46,XY DSD)患者的身高增长缓慢从2岁后开始,随着年龄增长身材矮小更加突出,随后身高明显低于正常儿童通常在-2SD以下。睾酮、生长激素、IGF-1水平增加可促进身高标准差的增长,对身高生长有利,卵巢组织对身高标准差的增长不利。针对混合性腺发育不良患者需要切除发育不良的性腺组织,以免性腺肿瘤后,再应用生长激素治疗改善终身高。”

4)尿液促性腺激素测定在中枢性性早熟及性发育中的应用价值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科学系主任罗小平教授指出:中枢性性早熟发病率近20年来逐渐上升,需要更高效便捷、无创的诊断和筛查方法来提高诊出率。

尿液中LH值随着青春期进展也不断提高,在夜晚蓄积更高并与血清中LH值呈正相关性。尿液LH值在中枢性性早熟中可用于筛查、诊断和抑制性评估,并且可用于区分快进展和慢进展性早熟。尿液中促性腺激素水平可用于性腺功能减退症和体质性青春期发育延迟的鉴别诊断,其中FSH水平可以评估Turner患者的卵巢功能。中国儿童的尿液促性腺激素水平测定的多中心大样本研究正在开展中,有助于提高中国中枢性性早熟儿童的筛查、诊断和随访监测水平。

5)低促性腺激素腺功能减退男性青春期诱导应用r-FSH预处理的获益

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卫海燕教授指出:男性睾丸是实现生殖的主要器官,支持细胞表达FSH受体和雄激素受体分泌雄激素结合蛋白(ABP),ABP可结合并转运间质细胞分泌的睾酮至曲细精管,有利于生精。小青春期是启动睾丸功能的必要阶段,但小青春期由于支持细胞未成熟缺乏雄激素受体表达并没有生精能力,青春期前睾丸体积的增大主要源于支持细胞增殖,对于缺乏小青春期的男孩睾丸体积更小甚至有隐睾史。

床显示,对于小睾丸和隐睾的男性,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联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标准治疗方案或GnRH泵治疗,支持细胞的增殖和成熟同步进行,这部分男性生精治疗疗效较差。针对这一治疗局限性,2015年欧洲先天性低促共识推荐,基因重组FSH(r-FSH)用于低促儿童青春期预处理,可以最大程度的保护生育力。目前,r-FSH用于低促儿童青春期预处理已经成为国际主流治疗方案,由于HMG中含有不同比例的HCG和LH,不能替代r-FSH,r-FSH用于低促儿童青春期预处理在国内将开创低促治疗新时代。


#7.功能代谢


本次专题单元包括从线粒体疾病、儿童常见的代谢系统疾病:血脂异常、Ⅰ型糖尿病等等。从基础代谢器官的实验室研究到临床研究的新进展着手为广大临床医生分享最前沿的研究成果。

1)线粒体疾病

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助理院长,康内尔大学终身教授顾正龙教授常年从事线粒体DNA变异以及线粒体疾病的研究,他表示:线粒体是动物中唯一有遗传物质的细胞器(mtDNA) ,是各种代谢的中心场所: 绝大部分编码功能区(>95%);突变率非常快,比核基因组快10-100倍。基因操作和下一代测序的最新进展揭示了线粒体 DNA (mtDNA) 在各种病理生理条件下的关键作用。

授团队开发了一种新的mtDNA靶向测序方法,称为STAMP(sequencing by targeted a mplification of multiplex probes),它依赖于多重单链寡核苷酸探针来捕获并随后对整个16.6kb人类mtDNA 进行测序。此外,还扩展了STAMP以允许在同一测定中量化 mtDNA 含量利用STAMP在外周组织中测量的 mtDNA 变异可以为 亨廷顿病(HD和潜在的其他与年龄相关的疾病的进展提供可访问的生物标志物。

通过认识mtDNA突变的模式及其与疾病的关联,研究线粒体DNA突变的后果,以及怎么消除或减缓mtDNA突变。体细胞mtDNA突变修复机制不完善,但是卵细胞的修复机制非常有效。卵线粒体DNA突变清除与儿童疾病相关联。通过mtDNA遗传操作研究生物学机制,对减缓线粒体DNA突变与疾病预防有积极意义。

2)儿童血脂异常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主任罗飞宏教授指出:儿童血脂异常并不少见。有些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儿童,其血胆固醇水平较正常人可高数倍以上,多在10余岁时就出现冠心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甚至心肌梗死,如得不到有效的治疗,这些患者很难活到30岁。而且由于不良生活方式,肥胖、代谢综合征越来越多,儿童血脂异常也越来越常见。

从儿童血脂的生理特点及异常筛查和血脂紊乱分型为导入,指出血脂紊乱发病率高,对人体健康具有持久重大影响,必须立足于早期筛查和干预;儿童血脂紊乱需要注意先天性遗传性病因,对家族性、早发性血脂紊乱加强基因检测有助于发现潜在病因,为合理干预提供基础;儿童先天性血脂紊乱,缺乏合理干预可以导致并发症如胰腺炎等发生,并有导致死亡的可能。为儿童血脂紊乱的指南共识的缺失和目前推荐药物治疗起始年龄的合理性研究提出期望。

3)Ⅰ型糖尿病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陈晓波教授表示Ⅰ型糖尿病 (T1DM) 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可对儿童的健康产生重大影响。数据显示,T1DM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每年都在增加,然而,尽管中国有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但中国儿童T1DM的诊断和治疗信息并不完善。陈教授讲解了儿童Ⅰ型糖尿病目前的诊疗新进展,包括该病的发病率、临床表现、急慢性并发症、治疗、预后,以及国内外目前的治疗趋势、前沿科学研究,并展望在不久将来更便利、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疗方案。


#8.营养/肥胖


儿童营养及肥胖问题已经是近年来生活中肉眼可见的问题了,在这个专场中,多个教授分别用数据和案例号召业界和社会关注改善儿童营养健康、早产儿针对性营养策略、儿童肥胖/超重、肠道菌群问题(如内毒素产生菌的过度生长)等公共卫生问题。

其中,傅教授介绍儿童肥胖是一种多因素的慢性疾病,具有多种表型、临床表现和治疗反应,影响患儿身心健康,尤其是遗传性肥胖患儿。

遗传性肥胖分为非综合征型肥胖及综合征型肥胖,非综合征型的包括熟知的MC4R,LEPR、POMC等基因突变导致的单基因肥胖以及FTO基因突变导致的多基因型肥胖,综合征型肥胖包括Alstrom综合征(AS),Bardet Biedl综合征(BBS)及Prader Willi综合征(PWS)。

通过几个临床的案例,介绍了AS,BBS这类疾病的诊断策略,包括根据表型进行初步临床诊断以及基因检测诊断,目前AS的对症治疗手段,包括已经上市的MC4R激动剂及在临床中的抗纤维化类药物,最后呼吁临床更多关注遗传性肥胖,注重多学科管理以及多中心临床研究。


#9.总结


总结下来,金赛这一系列的学术会议对呆子的触动还是比较大的。生物医药作为一个高技术行业,最稀缺的资源就是人才金赛能够汇集这么多前沿专家并召开这一系列会议,也足以说明了金赛在学术界和医生圈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赛增产品作为前沿研究的常用药物,走入各大公私立医院儿科并被大多数内分泌科医生所推荐也合情合理。

本次会议中,不仅有生长激素相关的内容,涵盖了各种儿童内分泌相关的前沿研究。通过与这些前沿专家的交流和合作,金赛能更好更快跟踪潜在的新药机会,也培育了临床医生对新药的认知。

反过来想,也正如金磊博士在开幕式中所说的,临床医生们也给了公司很多建议,让其多关注到儿童内分泌的其他相关疾病,呆子相信这类叮嘱一定时有发生,金赛也会综合各方建议、考虑市场潜力并选择性布局。

管理层和企业文化是投资一个企业非常重要的一环,尤其是生物医药这种高精尖行业。呆子个人相信金磊的生物学博士背景、学术成就和在新药研发赛道选择上的把控力,也相信一个能把生长激素做得近乎垄断的团队的经营管理能力。

虽然金赛的单一产品问题长期被不少长春高新投资人所诟病(虽然呆子不觉得这是啥大问题),但在长春高新五月末的股东大会和这次集智峰会中,金赛充分展示了其在后生长激素时代力图实现“一超多强”平台化战略转型、致力成为儿童和女性健康领域全球领先的制药企业的宏大愿景,祝愿金赛在未来越来越好。


总体上来说,本届金赛儿童生长发育集智峰会可谓干货满满,期待来年集智峰会再会。



END




点击“赞”“在看”
您的认可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苏想所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